天津之窗

导航

当前位置:天津之窗天津新闻地方新闻

馆藏文物长毛了?乾陵博物馆:出现盐析,已及时处理

  馆藏文物长毛了?

  乾陵博物馆:出现盐析,已及时处理

  博物馆里的馆藏文物在展示柜里长毛了?这是什么情况!日前,有网友发布了一条“在乾陵博物馆看到这两件文物长毛了,是咋回事……保存温湿度不到位吗?”的微博。记者看到,在网友发出的图片中,一件类似于陶制人像的文物四周长满了小绒毛,在光线的照射下仿若一只“金丝猴”。

  到底怎么回事?是博物馆文物保存工作没做到位,还是真有不可控因素?为此,记者采访到了乾陵博物馆副馆长陈女士。她告诉记者:“是有这么个情况,是6月12日发现的。现在已经做了处理。”陈馆长表示,因为此前该文物遇到天气、温度变化,出现盐析,呈现出网友拍摄下来的类似于文物长毛的情况,“文物已经撤展下来了,现在已经在文物修复室里,做了处理、养护。我们联系了相关文物专家,将对文物进行进一步检查。”

  据悉,该件文物是一件陶制胡人俑。但并非所有陶器都会出现盐析情况。陈馆长表示,有些陶制文物做过脱盐处理,就不会因为温、湿度变化出现盐析,而有些陶制文物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做脱盐处理,就会在一定环境下出现盐析。陈馆长表示,“之前这一例文物也发现过类似情况,只是它(出现问题)的频率、频次很难确定。展柜里面有温湿度调节。当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后,就及时做了处理。”

  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曾琦

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。
上一篇:外媒:中国经济复苏强劲可靠 市场韧性给予外企信心
下一篇:税务总局曝光5起增值税发票虚开骗税典型案例

Copyright © 2012-2024 tjwin.yyzzx.com 天津之窗 . All Rights Reserved . 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